在使用在线COD检测仪时,规范的开机与校准操作是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基础,下面介绍从开机到校准的5步标准化操作流程。 
第一步:开机前检查 在开启仪器前,需仔细检查仪器的外观是否完好,有无破损或液体渗漏痕迹。确认电源线连接稳固,无破损、老化现象。同时,检查试剂瓶中的试剂余量,确保校准和测量所需的标准溶液、缓冲液等充足。此外,还要检查仪器的进样管路、排水管是否通畅,有无堵塞或弯折,避免因管路问题影响后续操作。 第二步:仪器开机 接通电源后,按下仪器的电源开关,等待仪器启动。此时,仪器会进行自检程序,屏幕上可能会显示相关的启动信息和自检状态。在自检过程中,新手要耐心等待,切勿随意操作按键或中断仪器运行。待自检完成,仪器显示正常启动界面,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。 第三步:参数设置 进入仪器操作界面,根据实际检测需求,设置测量参数,如测量周期、测量范围等。对于校准操作,需明确校准模式,选择合适的校准标准溶液浓度。同时,设置数据记录和传输方式,确保检测数据能够准确记录并及时上传至指定系统。设置完成后,仔细核对各项参数,避免因参数错误影响校准和测量结果。 第四步:校准操作 先进行零点校准,将仪器的进样管路插入零点校准液(一般为蒸馏水或超纯水)中,启动校准程序。仪器会自动吸取零点校准液进行分析,待分析完成后,仪器会自动记录零点数据。接着进行量程校准,将进样管路切换至量程校准标准溶液中,同样启动校准程序。仪器完成分析后,会根据零点和量程校准数据,自动计算并生成校准曲线。在校准过程中,要注意校准液的更换和进样管路的清洗,防止交叉污染。 第五步:校准结果验证 校准完成后,需对校准结果进行验证。选取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,按照正常测量流程进行检测,将检测结果与标准样品的实际浓度进行对比。若检测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,说明校准成功,仪器可正常投入使用;若误差较大,则需重新检查校准过程,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,如校准液浓度不准确、进样量偏差等,重新进行校准操作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