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悬浮物检测仪长期停用(通常指停用超过 1 个月)时,若未做好前期处理,易因残留水样腐蚀、电极敏感层老化、部件受潮等问题导致设备性能下降,甚至无法正常启动。需按 “清洁 - 保护 - 状态固化 - 环境适配” 的流程规范操作,为设备长期储存提供保障,具体处理方法如下。 
一、全系统彻底清洁处理 1、检测管路与反应池清洁 首先启动仪器自带的清洗程序,用专用清洗液(如中性无杂质清洗液)对进样管路、反应池、排废管路进行循环冲洗,冲洗时间需比日常清洗延长 50%-100%,确保管路内残留的悬浮物、水样杂质完全清除;若仪器无自动清洗功能,需手动拆解可拆卸管路,用软毛刷蘸取清洗液轻轻刷洗内壁,避免划伤管路;反应池清洗后,需用无悬浮物纯水(如超纯水)再次冲洗 2-3 次,直至排出水澄清,无可见杂质或泡沫,最后用洁净压缩空气(经干燥过滤)吹干管路与反应池内残留水分,防止水分残留导致微生物滋生或部件锈蚀。 2、电极全面清洁与状态检查 断开电极与仪器的连接,拆除电极保护套(若有),用无悬浮物纯水冲洗电极敏感膜表面,去除附着的悬浮物颗粒;若膜表面有顽固污染物(如有机物黏附、水垢),用专用电极清洁布(柔软无纤维脱落)蘸取少量电极清洗剂轻轻擦拭,不可用力摩擦敏感膜,防止损伤膜结构;清洁后检查电极外观:确认敏感膜无破损、划痕,电极引线接口无氧化、锈蚀,若发现电极存在物理损伤,需单独标记并妥善存放,待启用时评估是否需要更换;最后用无悬浮物纯水再次冲洗电极,用洁净纸巾吸干表面水分,避免水分残留影响后续保护处理。 二、电极专项保护处理 1、电极活化与保护液浸泡 对清洁后的电极进行短期活化处理:将电极放入专用活化液中浸泡 1-2 小时,恢复电极敏感膜的离子交换活性,避免长期停用导致膜性能衰减;活化完成后,取出电极用无悬浮物纯水冲洗干净,立即放入适配的电极保护液中(按电极说明书选择,通常为特定浓度的电解质溶液),确保敏感膜完全浸没,保护液需清澈无杂质、在有效期内,若保护液浑浊或过期,需重新配制;电极浸泡过程中,需确保电极引线接口不接触保护液,防止接口腐蚀,可在接口处包裹防水绝缘胶带,增强防护效果。 2、电极单独储存与固定 浸泡在保护液中的电极需放入专用储存容器(如带固定支架的聚乙烯容器),避免电极倾倒导致敏感膜碰撞容器壁;储存容器需贴清晰标签,标注 “悬浮物检测仪电极”“停用日期”“保护液更换时间”,便于后续维护;若需将电极从保护液中取出单独存放(如长途运输场景),需用洁净纱布蘸取保护液轻轻包裹敏感膜,再套上专用电极保护帽,确保敏感膜处于湿润状态,防止膜干燥开裂,保护帽需透气,避免内部潮湿导致霉菌滋生。 三、仪器系统状态固化 1、设备参数与数据处理 进入仪器操作界面,备份所有检测数据(如历史检测记录、校准曲线、参数设置),可通过 USB 接口导出至存储设备,同时在仪器本地存储一份备份,防止数据丢失;清除仪器内近期的临时数据(如单次检测日志、故障报警记录),避免数据堆积影响下次启动;将仪器运行参数恢复至默认出厂设置(或停用专用设置),关闭自动进样、自动校准等功能,防止停用期间误触发导致部件空转;最后记录当前仪器状态(如电极型号、最后一次校准时间、设备运行时长),归入设备档案,为后续启用提供参考。 2、电源与部件状态处理 关闭仪器主电源开关,拔掉电源线插头,用干燥抹布清洁电源接口,去除灰尘或水汽,在接口处套上防尘套;检查仪器内部易受潮部件(如电路板、传感器接口),可在仪器内部放置适量干燥剂(如硅胶干燥剂,需用透气布袋包裹),吸收空气中的水分,防止部件受潮短路;对仪器的机械部件(如进样泵、搅拌器),需手动转动部件轴体 1-2 圈,在转动部位滴加少量专用润滑油(如轻质机械润滑油),防止长期停用导致部件卡顿或生锈,润滑油用量需控制,避免过量污染其他部件。 四、储存环境与设备固定 1、储存环境控制 仪器与电极需存放在干燥、通风、避光的室内环境,环境温度控制在 5-30℃,相对湿度≤60%,避免高温高湿导致设备受潮、部件老化;储存区域需远离腐蚀性气体(如氯气、二氧化硫)、强电磁辐射源(如大功率电机、变压器),防止设备外壳腐蚀、内部电路受干扰;储存地面需平整、无积水,仪器底部可垫防潮垫,增强底部防护,避免地面湿气向上渗透;定期检查储存环境,每周记录温度、湿度,若环境湿度超标,需开启除湿设备(如除湿机),确保环境条件符合要求。 2、设备固定与外观防护 将仪器放置在稳固的货架或平台上,避免倾斜或碰撞,若仪器带有移动轮,需锁定轮刹,防止意外滑动;用防尘罩(透气材质,如棉质防尘罩)覆盖整个仪器,避免灰尘堆积在仪器表面或进入内部缝隙;检查仪器外壳是否有破损、掉漆,若有轻微破损,可涂抹专用防锈漆(金属外壳)或修补剂(塑料外壳),防止破损部位进一步腐蚀;对仪器的接口、按钮等易损部件,可贴专用防护膜,减少灰尘或异物进入,延长部件使用寿命。 五、停用期间定期维护 即使长期停用,仍需制定定期维护计划:每 1-2 个月检查一次电极保护液状态,若保护液浑浊、液位下降,需及时更换新的保护液,确保电极敏感膜始终处于有效保护状态;每月开启仪器电源一次(无需连接电极),让内部电路通电预热 30-60 分钟,防止电容老化或电路受潮,同时检查仪器显示屏、指示灯是否正常;每季度清洁一次仪器外部与储存环境,去除防尘罩上的灰尘,更换仪器内部的干燥剂,确保储存环境始终符合要求。 通过上述处理方法,可有效保护在线悬浮物检测仪在长期停用期间的性能,减少设备故障风险,后续启用时只需按规范进行电极校准、系统检查,即可快速恢复正常检测功能,为悬浮物浓度监测的连续性与准确性提供保障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