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氨氮检测仪的耗材性能直接决定检测精度与运行稳定性,不同耗材因功能、材质及使用环境差异,更换周期需结合特性、说明书要求及工况综合确定,通过科学更换保障仪器高效运行。 一、核心检测电极的更换周期需紧盯性能衰减 氨氮选择性电极作为核心,常规更换周期为 6-12 个月,具体随使用频率与水样复杂度调整:长期连续运行、水样含高浓度有机物或重金属时,敏感膜易污染老化,需缩短至 6 个月内;水样洁净、维护到位且运行负荷低,可延长至 12 个月,但需每月用标准溶液验证性能,若校准误差超 ±5%、响应时间超说明书 1.5 倍,需立即更换。参比电极更换周期与氨氮电极相近,多同步更换或略长(8-14 个月),出现电解液泄漏、电位日漂移超 5mV、校准无法稳定时,需及时更换,避免检测数据失真。 二、辅助功能性耗材更换需结合消耗与污染情况 电极电解液为易消耗品,更换周期 1-3 个月,液位低于最低刻度、出现浑浊或变色时需立即更换,部分仪器靠液位传感器提示更换,无该功能则需每周检查液位。电极膜帽(部分电极需配套)更换周期 1-2 个月,破损、老化或附着大量污染物时,会阻碍氨离子渗透,需及时更换并确保贴合无气泡。水样过滤器(采样管路前端)更换周期 2-4 周,滤芯堵塞会导致采样流量下降,需按水样浑浊度调整,流量降至正常 70% 以下时需立即更换。 三、其他关键耗材更换依据老化损耗程度 采样与排废管路(多为聚四氟乙烯或硅胶材质)更换周期 6-12 个月,出现老化变硬、破裂、内壁顽固污垢无法清洗时需更换;若水样含腐蚀性物质,需缩短至 3-6 个月防腐蚀损坏。仪器密封圈(流通池、电极接口等)更换周期 8-16 个月,老化、变形或渗漏时,会导致水样泄漏、空气进入影响检测环境,每次拆解维护需检查,未拆解则每季度查渗漏痕迹,有问题立即更换。 耗材更换周期还需参考说明书与场景差异,以说明书推荐为基础,工业废水监测场景比市政污水或地表水场景缩短 20%-30%,连续运行仪器比间歇运行缩短 15%-25%。同时需建更换台账,记录类型、时间、原因及性能验证数据,通过分析优化周期,避免浪费或故障,确保仪器稳定运行,为氨氮监测提供精准数据。
|